近日,山东电工电气所属设备公司陇东-山东东平站最后一台±800千伏换流变压器(HY7)一次性通过出厂试验,各项性能指标优于技术协议要求。至此,设备公司承制的川渝特高压工程铜梁站和天府站、天津南扩建工程天津南扩建站、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大冶站、哈密-重庆特高压工程渝北站、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东平站,包括换流变压器、交流变压器、电抗器共69台特高压产品全部一次成功产出。设备公司成为国网“新三直”工程首家完成全部产出、数量最多、一次试验合格率100%的企业,彰显了企业在特高压变压器领域的领先水平,在企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细打细磨 保障特高压产品一次试验成功
“两交”工程研制过程中,设备公司树牢“一次干对、一次干好”质量理念,超前策划,结合国网对特高压交流设备提出的质量提升要求,对交流变压器和电抗器局部结构作了改进提升,优化了升高座、主联管导气结构,提高了油箱机械强度等,实现了特高压设计制造技术的新提升。
“新三直”工程所有换流变均为设备公司自主设计、自主采购、自主制造。其中哈密-重庆渝北站、金上-湖北大冶站项目的28台低端换流变项目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了跨站、跨参数的换流变压器同一化设计思路,在实现标准化、互换性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多可用设备冗余保障。同时,陇东-山东东平站全自主设计高端换流变压器的顺利产出,进一步实现了8吉瓦直流工程换流变标准化设计、工艺的全序列固化。
群策群力 确保项目按期保质推进
设备公司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充分发扬特高压精神,成立了由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总经理担任履约总指挥,统筹协调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设计、工艺、质量、采购、生产、运输、售后等各项具体工作,为项目履约提供资源性保障。
实行首席专家及技术总工项目责任制,秉持“成熟设计、成熟工艺、成熟材料”三不变原则,对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质检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度剖析与论证,对产品“电、磁、力、热、流”等物理场进行量化分析及细致验算比对。充分发挥专家主设作用,设计图纸三重把关、创新开展车间反向交底。各项目中标后即启动方案设计、验证及优化。为最大限度保证生产投入,设备公司先后多次组织技术方案公司级技术委员会评审,完成技术交底,全过程技术跟踪,超前开展图纸设计。“老带新”进行每日“白+中”班生产技术跟踪,见证各关键节点质量管控,参加各工序完工评审,全过程技术跟踪,形成15分钟内到达现场、1小时内完成方案制定、问题处理不过夜的特高压技术支持保证制度,彰显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通力协作 保证特高压产品万无一失
设备公司持续夯实设计提升,组织设计、工艺、验证、试验、质量、生产等多部门联动密切高效配合,确保履约全过程万无一失,梳理技术关键点及差异点,做细特高压过程跟踪,异常处置快速响应,确保特高压生产连续性。
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把控研发质量和生产质量,紧盯产品全寿命周期质量红线。生产过程中,重点工序的关键操作人员全部为长期从事特高压生产制造工作的成熟员工。同时,设计、工艺、质量、车间联合开展特高压操作人员专项培训、交底,梳理制定生产过程关键作业见证点,组织各关键工序完工联合评审,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达到高标准、严要求,保障自主制造的高质量完成。严格计划管控,保证物料BOM计划一天内下发,确保履约时效。始终紧盯生产计划节点,全面绷紧项目履约链条。积极与业主和监造单位等相关方进行常态化沟通,充分收集、掌握并尊重客户需求,全面提升技术服务满意度。
延伸阅读
“两交”工程: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电网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不仅承受区域内水电自西向东的输电压力,还承担向华中、华东地区的送电任务,建设川渝特高压电网满足川西水电群和新能源并网及送出的迫切需求。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是天津区域唯一的特高压变电站,也是华北电网的重要枢纽工程,为实现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助力三地率先实现碳达峰筑牢发展根基。
“新三直”工程是我国“十四五”工程的重点项目,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疆电外送”大动脉之一。其中,金上-湖北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同时,“陇东-山东”工程又是国家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哈密-重庆”工程是首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外送工程,这对于提升华中地区、西南地区以及甘肃陇东地区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新三直”工程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能源电力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缓解用电紧张,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