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平高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科技成果/新产品鉴定会在郑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来自重庆大学、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三峡(北京)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9位行业专家学者组成鉴定委员会。鉴定会上,经过严格审查及详细质询,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4项科技成果/新产品技术通过国家级鉴定,全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次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新产品中,高压开关设备数字孪生系统,深度融合边缘计算、多物理场仿真与人工智能诊断等先进技术,具备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仿真分析、运维决策等功能,实现了设备三维可视化、诊断评估和检修决策一体化、虚拟模型与物理设备的实时交互,解决了高压开关设备“看不见、判不准、修不及时”的行业痛点,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设备状态的透明化感知、智能化诊断和精准化运维,推动了高压开关设备从“被动运维”向“主动预防”的智能化转型。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中州换流站、灵州换流站、昌吉换流站等重点工程成功应用,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海拔特高压换流站直流金具,通过高海拔特高压换流站金具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海拔高度对电极电晕的影响规律,提出不同海拔下屏蔽金具电场强度控制值和海拔修正系数,切实解决了不同海拔下电场控制值问题;通过开展高海拔金具交直流温升试验,得到海拔高度对温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5000米及以下的海拔修正系数。成功研制出蘑菇头、鼓型等屏蔽金具和自散热通流金具,有效解决了高海拔直流金具的起晕和过热问题。目前,产品已经在雅中、帮果、卡麦换流站中得到应用,运行状况良好。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精度低功耗AI视觉感知系列产品,攻克了端侧智能感知在超低功耗与高精度识别协同优化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典型功耗73.6mW,综合识别精度≥90%。产品集成高分辨率摄像头与自研轻量化模型EtinyNet-NanoDet,计算量116.80MAdds,构建“采集–推理–告警–编码–传输–交互”的端侧闭环智能处理流程。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系统能效提升、成本降低约20%;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在5G机房、工业生产车间等场景成功应用,运行稳定、识别精准、集成便捷,为智慧电网、工业智能等多领域提供了高效、绿色、智能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主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低压直流柔性互联控制保护技术及关键装置可以解决台区重载、分布式新能源消纳、新兴直流负荷供电问题,为配网面临的挑战提供新的有效解决方案。产品采用不平衡电桥法检测接地与绝缘下降,实现了直流侧接地故障的快速定位;利用电力电子器件闭锁能力快速切断短路电流,实现了直流侧故障精准处理。开发了具备动态切换直流柔性互联运行模式功能的控制单元,实现了系统电压源的自主寻找和控制命令的自动下发;设计了基于分级功率控制的源网荷储运行模式,实现了故障、检修、转供、微网等运行模式的自主选择和主动调整。设计了灵活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了低压直流柔性互联系统控制层面的动态扩展。该系列产品主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平高集团转型业务新赛道,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品技术快突破,推动更多研发项目“当年立项、当年研发、当年应用”。新业务产品逐步系列化。顺利完成吉林松原500千瓦/2兆瓦时储能系统全流程交付。推出工商业储能用浸没式储能系统、台区储能等产品。完成分布式光伏、清洁冷热供给等标准化解决方案。国产化换流阀电容器组短路接地装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中标国网德国海上风电项目。基于开关运维大模型“磐石”系统的首批应用落地试点。推动湖南平高GIS复产,成功签订10间隔合同。同时,创新成果丰硕,累计申请专利48项,其中发明39项;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18项。牵头完成5项、参与8项省部级及以上奖项申报。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新产品技术鉴定9项,技术水平均为国际领先。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平高集团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切实扛稳央企责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加快推动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